家居人物志
story
還原生動真實的家居人物
多維度解讀行業發展趨勢

張 一 良
Zhang Yiliang
銘品裝飾董事長
19樓2020年度“創造家”評選中
銘品裝飾榮獲“卓越設計家”稱號
初次見到他,你可能會認為他是個學者,或者是傳道授業的教授,但你一定猜不到,他其實是裝修公司的掌舵人,常常泡在塵屑滿地的工地上,與一堆的建筑材料打著交道。
戴著一副黑框眼鏡,說話時彬彬有禮,笑起來很有感染力,隨和、儒雅,卻又無時無刻散發著自信的神彩。

從免費設計到付費設計
見證家居行業的質變
很多裝修過的業主都會有這樣一種認知:找裝修公司施工可以免費送設計。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內,設計作為裝修的附屬,其作用被極大地忽略了。甚至有很多業主認為,設計師都是聽自己的,與普通人的區別就在于他能畫個圖,沒什么技術含量。
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兩個,一是裝修公司自身不夠重視,第二就是當時好的設計師太少了!

“應該是在2000年吧,身邊的朋友陸續買了房。買完房,勢必要準備裝修,一連串的問題也來了。要不要做設計?材料怎么挑?工人哪里找比較靠譜?想來想去沒頭緒,最后就只能找到我這個作為業內人的朋友了。”

于是他把這套作品拍成照片,寄給當時北京有名的居家雜志《新居室》,成功被選用為封面作品,并陸續獲得了全國性的大獎。獲獎之后,隨之而來的還有源源不斷的裝修訂單。

2002年,張一良在佳好佳居飾商城的一間40平的小辦公室,成立了銘品裝飾,并把“設計”作為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。

*佳好佳的銘品舊址
憑借設計這張底牌,銘品十多年來在消費者當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。而當下優秀的室內設計師,早已經身價不菲。足可見張一良對“設計”重要性的判斷眼光毒辣,且非常有遠見。
設計是行業“分水嶺”
專注做設計的企業一定不差
從無設計時代到有設計時代,家居行業可以說是實現了質的飛躍,而“設計”就是這個行業的重要“分水嶺”。上世紀90年代末的裝修需求大爆發,吸引的不僅僅是張一良,還有更多各行各業的人進入家裝這個行業。
加上行業從業門檻較低,那時候,用百家爭鳴來形容一點不為過。
“大量家裝公司的涌現,一度讓行業非常混亂,消費者很難判斷公司的好壞。”還是靠設計,讓銘品從一眾家裝公司中殺出重圍,獲得長足的發展。

*登上都市周報封面的張一良
“好的設計師,既要懂設計、又要懂產品,還要會生活,在設計作品時,需要設想消費者的購買路徑,從尺寸、顏值到功能,提供全套建議,才能設計出精致又實用的作品。”張一良要求設計師從12個維度構思設計方案,包括風格、收納、空間、用電等等,通過好的設計,優化空間格局、提高使用率,并規避后期使用中可能出現的動線不暢、功能不合理等一系列問題。
多年精耕“設計”領域,銘品設計師斬獲了紅鼎獎、浙江省建筑裝飾行業和美獎等一系列重量級獎項。

比如說,前段時間有個項目經理發明了一款地漏非常好用,張一良及項目團隊親自把關并試用后,沿用項目經理的名字命名為“海棠地漏”,并在全公司進行推廣。

他心目中完美的家
要唯美、實用、還要可變
大部分人裝修完成后,總覺得或多或少有些遺憾。追根溯源,問題還是出在設計上。所以待人隨和的張一良,卻把所有的苛刻幾乎都用在了對“家”的設計上。
他心目中的家,首先必須是唯美的。“家是每個人最溫暖的港灣,所以每個人的家都應該是美輪美奐并且與眾不同的。”

“舉個最簡單的例子,現在很多人裝修都會要求多做點抽屜和柜子,其實這種一味求多的思路是錯誤的,柜子做多高,隔板的高度做多少,放多少塊隔板都是有講究的,要結合實際的應用場景來設計。”
最后一點就是要有可變性。從新婚時的二人世界,到后來三口之家,甚至三代同堂,人生不同的階段對家的功能需求也不一樣,一個完美的家,必須能夠變化升級。這就要求在新家設計時,充分做好規劃,留足可變空間。
當然,張一良也把自己對家的要求,落實到了銘品給用戶提供的裝修服務上。

行業競爭越充分
企業和消費者都將迎來春天
提及疫情影響和精裝修趨勢對裝企帶來的沖擊,張一良用另外一種視角來闡述他看到的商機。越是競爭激烈,優秀的裝企越將迎來春天。
“裝修公司以前都是靠增量沖業績,現在精裝修已成趨勢,整體的裝修需求必然是減少的,企業之間的競爭一定會加劇,今年已經有不少中小型公司倒閉了,接下來洗牌還會加快,真正考驗企業實力和內功的時刻來了。”

2020年,銘品裝飾的業績不僅沒受影響,反而逆勢增長30%。

*銘品裝飾即將開業的新展廳
2021年,裝修企業將面臨更嚴酷的生存挑戰。大浪淘沙之后,留下的,必然是更優秀的企業和更成熟的行業。這也意味著,業主們將享受到更優質的裝修服務,居住品質將獲得大幅度提升。